

江蘇飛耀官方博客_QQ:790202663
有人認為飛耀的成功是種機遇,但我們知道,為了這個目標,我們已經準備了20年。只要飛耀這個液壓品牌還在,任何逆境都不會阻擾我們的前進。
大國崛起必須依賴創新
作者:鋼鐵俠, 2011-12-28, 點擊: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昨天開始試運營,中國高科技基礎建設邁出了戰略性的一步。我們為此鼓掌。
獨立研制北斗系統,是做大國必須接受的“價簽”之一。成熟的美國GPS系統早已滲入中國經濟、科研甚至國防的方方面面。十幾年前中國研發北斗系統時,就有“還不如使用GPS”的爭論。但只要中國立志做一個有戰略雄心的獨立大國,答案就只能有現在的這一個。
在有了GPS之后,俄羅斯、中國、歐洲又各自搞了獨立的衛星導航系統,從人類文明的意義上看,重復建設的味道很重。但在國家競爭仍是國際關系主導性因素的時代,也只好這樣。
北斗系統包含著局部創新,但綜合質量一段時間里將趕不上GPS,中國的航母、隱形殲—20都大體是這種情況。這樣的“模仿型追趕”是中國必須咬牙做下去,并最終超越的一個階段。
北斗系統的民用市場前景非常龐大,這種把國家戰略設施建設與市場融為一體的做法,符合中國經濟和政治的大方向。但高科技的戰略投入未必都能做到經濟上的贏利。要求它們都像開餐館一樣花一筆賺一筆,這是拿小算盤算中國崛起十分沉重的大賬。
中國是底子很薄的發展中國家,不僅民生薄,工業、科技能力,以及國防都薄。前蘇聯為國家戰略競爭而犧牲民生,留給世人慘痛的教訓。中國顯然汲取了它。但中國不能反過來成為只搞民生而忽視國家戰略競爭的另一個教訓。
中國遠未達到當年蘇聯在世界上的科技和國防位置,與世界歷史上所有崛起大國的戰略競爭能力相比,當前的中國都是較弱的。從動車事故后高鐵的艱難處境看,中國輿論對支持這種戰略競爭的意愿不夠強,反對的聲音充斥在互聯網的各個角落。這同全球政治及安全大環境對中國的提示正相反。
在對待戰略項目投入上,中國輿論近年有錯把自己當成中小國家的傾向,仿佛我們對美國設施和其“安全福利”的使用可以永遠都不會被打斷。這樣的天真如果最終實質性影響到中國發展戰略能力的輿論大環境,將很糟糕。
中國還沒有過完全意義上的重大創新嘗試,我們現代生活的一切幾乎全源自西方的發明。高鐵剛在規模及網絡化上先于西方往前邁了一步,我們有些人就膽怯了。中國輿論今天對創新的興趣和勇氣都低得驚人,我們既怕花錢,又怕出事。
落后的蘇聯曾建立了人類第一座核電站,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,把第一名宇航員送上太空。這些“冒險”如果由今天的中國來做,輿論的阻力很可能會重現高鐵受到的待遇。
熱愛這個13億人口的國家嗎?如果我們真的熱愛它,為它的龐大驕傲,那么就鼓勵它去做一個大國應該做的事情,發展民生,銳意改革,同時也不斷構建、積累可以幫它獨立自主、不受制于人的各種力量。否則,愛國就是句空話。
評論
